爱奇艺“超前点播”被判违法,但用户不是赢家

来源: 电商报 2020-06-04

胳膊拧过了大腿,弱者战胜了强者。

爱奇艺输了官司,吴声威律师以一人之力赢了官司。

6月2号,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消息:法院认定爱奇艺“超前点播”损害原有会员权益。作为原告的吴声威律师,则以会员用户的身份赢了官司。

正义的胜利来自斗争,这场正义之战值得称颂!

如此壮举,有必要了解一下经过:

去年12月11日晚,正值《庆余年》热播,爱奇艺上线超前点播业务:VIP 会员多花 50 元,每个更新日比会员再多看 6 集;如果不愿一次性购买,可以花3元点播单集。

上线第二天,爱奇艺就被骂上了热搜。可骂归骂,超前点播并没有停止,绝大多数用户依旧只能在网上怒、网上言。

直到去年12月24日,吴律师在微博发声,表明已经以“网络合同纠纷”为由提起诉讼,将爱奇艺超前点播的行为告上法庭。

历时半年,从最初的提起诉讼、立案,到最近的审理判决,吴律师终于以用户身份赢得了这场官司。

根据吴律师公开发表的内容,这场判决最终确认的有3点:

1、爱奇艺“超前点播”的确违法了,但是只针对在点播服务出来之前就已经是会员的用户。吴律师在19年12月11日超前点播业务出来之前,就已经购买了会员,新增的超前点播业务损害了吴律师的会员权益。

2、在吴律师会员到期之前,超前点播不适用于他。到今年6月18日,吴律师的会员要到期了,之后吴律师依旧需要对超前点播的内容付费。

3、爱奇艺承担1500元公证费,因为违约在先、还输了官司。

总结一下,爱奇艺输了,但是不需要赔钱,只需要出公诉费,以及超前点播业务并没有被判定违法。

所以这场胜利对其他会员用户有什么意义呢?

借吴律师的专业意见:“如果是2019年12月8日之前已经开通会员的用户,可以起诉爱奇艺违约,胜诉在望。”

可很明显,作为没有法律优势的用户,大家不会去打官司,而是更关心判决之后,爱奇艺以及其他视频平台会有所改变吗?

超前点播依旧存在,

用户们还是输了

超前点播是否会取消?答案写在了爱奇艺关于判决的回应中。

官方回应可见,点播模式并不会就此终止。

吴律师虽然赢了爱奇艺,捍卫了会员用户的尊严,但是广大用户们依旧输了。

被告方爱奇艺看起来输了,但是法院也承认了“超前点播”的合法性。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骂声再大、不满再多,爱奇艺在超前点播的“钱途”上,也不会回头了。

而从爱奇艺一系列的动作也可以看出,其实它早就做足了准备。

首先,爱奇艺早就已经于去年12月8号修改了《VIP会员服务协议》的条款内容,而且还在不断完善。吴律师能胜诉,就是因为在他购买会员的时候,服务协议还没有超前点播的条款。

在爱奇艺5月23更新的服务协议中,明确指出“超前点播”属于额外付费的项目。这意味着,即使买了爱奇艺的会员、签了这个协议,超前点播依旧需要付费。

再者,爱奇艺已于5月23号上线了“星钻VIP会员”。相较于普通的钻石会员,星钻会员就是加强版的VVIP。除开费用高达60元每月之外,星钻会员还可以享受超前点播免费等服务。

用爱奇艺的话说,这是会员体系中最为“顶级的会员标准”。美其名曰“商业探索”,可归根到底是变相收费。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明白了:超前点播是不会取消的;最为担心和厌恶的叠加“VIP”还是出现了。

往后,还有更多的视频平台会加入到超前点播行列,而且它们早已经这样做了。而且它们不仅敢做,而且也敢做得更明目张胆了!

此前,4月8日,浙江省消保委会曾约谈了包括“爱优腾”、芒果、B站等9大视频网站,对包括“会员广告”、“超前点播”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结果会员广告取消了吗?超前点播取消了吗?

实则并没有,只是取消了会员“免广告”、“跳广告”等误导性宣传语,顺便修改了服务协议。 这样一来,视频平台反而多了一点透明和真诚,少了一些套路。所以爱奇艺和其他视频平台,依旧继续靠“超前广播”热热闹闹地“恰饭”!

事到如今,用户们也只能接受“超前点播”。而视频巨头们,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

爱奇艺们的“勇气”,

是用户给的

自去年8月《陈情令》超前点播,到《庆余年》超前点播发酵,这些视频平台没少挨骂。

可是冷静下来看,这些视频平台不依旧活得好好的吗?用户们不也依旧买会员追剧吗?这些平台被骂上热搜的频率,要远远低于旗下热播剧和综艺上热搜的频率。

爱奇艺们顶着骂声也敢上线“超前点播”,说到底,是广大用户给的“勇气”。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看剧、追综艺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几乎是刚需。而热播剧、独播剧又分属于各大平台的VIP栏目,要想看或者看更多,就要付费。再加上会员跳广告这些,吸引了一大批VIP用户。这一步虽然没直接开启“超前点播”业务,但为超前点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再者,从消费者心理角度出发,人们是厌恶延迟满足的。很多人开VIP本就是为了多看几集,跳过广告也就是懒得等待。所以遇上喜欢看的剧,多花几块钱就能知道结局,这诱惑可不小。

《陈情令》点播出来的时候,一片骂声,可奈何点播人数为520万,仅六集就创造了1.56亿的收入,这收入都抵得上一部电影了。网上的骂声再多,也免不了有用户愿意为此付费。而只要有用户愿意付费,就说明这个盈利模式可行。

对于高呼年年亏损的视频平台来说,能赚钱挨点骂又算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心中,用户们失去只是会员的尊严,他们不收费失去的可是收费的大好机会呀!而用户骂完了,还得乖乖回到平台。

视频平台们对用户心理的把握可是一套一套的,只是没太体贴用户们心理罢了。只不过他们知道,等大众情绪消解之后,就可以安安稳稳赚钱了。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纳海网络
  • 视频
  • 直播
  • 圈子
  • 智库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