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整顿!储户注意了,这2类存款被叫停,利息少了很多

来源: 财料 2020-06-08

中国一直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我国商业银行也因此大量登上全球最赚钱企业排行榜前列。7年前,支付宝微信等平台推出理财业务,以较高的年化率吸走大量银行储户,银行的收入也随之降低。

在国内所有的产业当中,只有国有银行可以为大量的大型企业提供持续,大额,稳定的资金资源。而大量的国企除了自身业务,实际上还会负担当地的许多公共设施支出。例如城市公路,点灯,公用水管,大量的市政项目所需的建造费,维护费,实际上都是由大型国企的盈利当中划分出来的,因此银行的业务良好与否也间接关系民生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放开存款利率,各地银行大幅提升存款利率并展开新业务,使劲让储户回流。可近期国家开始整顿银行了,有那么一些业务不能再开展,因此有部分储户的利益会必然性地遭到损失。

在这些业务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银行的智能存款。普通的存款是活期或者定期,定期存款约定必须在到期后才能获得合同约定的利息,如果违约那么储户只能收取活期利息。可智能存款不同,如果用户选择智能存款的模式,那么在银行的本金没有被使用的情况下,会根据时间选择最优配置给予利息,比如某民营银行推出的业务中有:7天内年化1.2%,7天到两年年化2%,两年到三年年化3.15%。三到五年是4.125%,满五年则是4.5%。

这个业务在任何对应的时间段内都有相应的利率安排,不仅利息较高让人舒心,而且还能灵活支取,不像定期存款一样如果不满期就要承受相应的利息损失。对储户来说是非常优质的理财产品,基本开户就会去开通这项业务。

但定期存款利率就是按照约定时间来给予的优惠,也就是说是在计算了违约风险后给予的政策数字。如果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直接给予相应利率,会增加银行可能出现的投融资管理与现金流动性风险,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产品设计。因此有关部门叫停智能存款业务,并禁止银行的靠档计息模式。

至此,智能存款业务的储户必须按照定期存款的期限来支取现金,如果违约则要根据规定只获得相应时间活期的利息所得,越大的储户损失就越多,存款时间越长的用户越动弹不得。

另一项整顿业务是结构性存款,结构性存款实际上是银行的正常业务,之所以要整顿是因为结构性存款不是单纯的存款,而是带有风险的投资属性金融衍生品。既然是带有风险属性,那么法律规定是不允许在合同中表示保本条件的。

可一些银行为了收揽储户,将条件设置为保本,因此出现许多机构合伙拼团做存款,然后利用结构性存款的风险利率套利,这就是违法行为了。今年4月,结构性存款余额新增4719亿,连续四个月增量,在整个被疫情影响的期间里,这样的数据是不正常的。

因此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金融机构要防范道德风险和金融风险,比如资金的空转,现在利率比较低,要防止资金的套利等。”

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保本条款应声取消,之后这项业务就会出现亏损兑付的情况了。对于办理了结构性存款的储户来说,这样的整改无疑是让心里差了两把刀子。可既然迹象表示出了问题,资金没有落到改善经济生产的实处,那么就一定要严格治理,民生基础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除了违规以外,还有什么理由要求央行如此雷霆办事整治金融产品呢?因为要降低贷款利率,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是一张纸的两面,盈利必须靠着息差来实现,如果给储户的存款利率高企,那么给贷款客户的贷款利率势必会更高。而现在为了支持实体经济,中央下发政策要求改善中小企业贷款环境,所以高息存储业务必须整治,不能让银行存在变成不良资产的风险。

总的来看,银行的根本还是为了企业和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的金融媒介机构。在整体困难的时候帮扶比挣钱要更加重要,所以这些调整都很合理,虽然对相关业务的储户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损失,但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到期再支取或者不再使用结构性存款业务,只是获利不会再像之前那么充足了。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纳海网络
  • 视频
  • 直播
  • 圈子
  • 智库
  •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