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澳 >>默认分类 >> 买下半个英国的李嘉诚又回来了!这次是上海!
详细内容

买下半个英国的李嘉诚又回来了!这次是上海!

时间:2019-12-30     作者:潮哥【转载】   来自:智谷趋势   阅读

2019年已至尾声,那个男人似乎又回来了。一度撤出市场的李嘉诚,又开始重新布局国内的商业地产。

日前,李嘉诚旗下亚腾资产管理公司以24亿元,收购上海商场项目三林印象城,这个项目位于“上海第二个陆家嘴”前滩及张江国家科学城板块,周边3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超40万,附近房价六万起。

这一发现,掀起了一阵热议,一向在卖卖卖的李嘉诚,是要在2020年重回内地布局?

01

李光耀曾批评李嘉诚:李嘉诚有什么畅销全球的产品么?没有,他只是收购地产,港口,零售业,通信公司,然后再把他们卖出,赚的盆满钵满。

事实上,李嘉诚也是这么做的,2013以来,李嘉诚陷入了人人喊打的境地。

西城都荟广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黄沙地铁站之上,是广州西部罕有的大型一站式商场,每日人流量达数十万。广州西城都荟广场,本来由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共同开发、持有。2013年8月,李嘉诚将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作价32.68亿港元卖掉,买家为离岸公司。

2013年10月,李嘉诚将上海东方汇经中心作价89.5亿港元卖掉,买家为中国交通银行。

2014年1月,李嘉诚将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以25亿元人民币,卖给了三胞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地处“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的核心地段。南京国际金融中心大厦,由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实业集团持有。

2013年至2014年期间,李嘉诚全部减持完长园集团股权。李嘉诚撤出长园集团后,长园集团因为股权高度分散,一度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不仅李嘉诚亲自卖掉囤积已久的地产,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李泽楷也联手卖掉了北京盈科中心,这个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甲2号,地处北京朝阳三里屯街区。盈科中心,是北京知名的5A级写字楼项目,曾由李嘉诚次子李泽楷的盈大地产持有。北京盈科中心作价72亿港元,被卖给了泰国华侨吴继泰的基汇资本。

作为李嘉诚最为中意的上海,李嘉诚卖起来也毫不手软。

上海盛邦国际大厦,位于上海市黄浦江西岸的虹口区四川北路1318号,是最高端的新标杆新风尚甲级国际商厦。

有意思的是,上海盛邦国际大厦项目自立项、开发、建成,几经易主,历经上海福海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雷曼兄弟、资本策略、新加坡ARA基金。而新加坡ARA基金,正是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实业持有。

2014年8月,李嘉诚将上海盛邦国际大厦作价19.4亿港元卖掉,买家为新加坡的基金公司AlphaInvestment Partners Ltd。

上海世纪汇,也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是陆家嘴的地标商业体。上海世纪汇项目,由李嘉诚控制的长和实业持有,是上海目前唯一四条地铁线交汇的商业项目,人流高度密集。2015年李嘉诚卖掉上海世纪汇综合体,价钱大概在200亿人民币,接盘者为中国人寿。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世纪大道作为上海唯一的4线换乘大站,是黄金的上盖项目,被李嘉诚拿到一半开发权。只不过人们没想到,李嘉诚拿到这块黄金宝地后,整整十年过去了,这个上海市中心唯一的地铁4线换乘站上盖项目仍然是一片工地。

2016年,李嘉诚把刚建好的世纪汇广场作价200亿卖给人寿保险,12年的开发周期获利124亿港元。

在职业上,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哪里有回报,我就去哪里投资,李嘉诚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曾这样冷酷的解释。商人重利轻别离,李嘉诚悄悄的走,正如他悄悄的来。

商人重利轻别离,李嘉诚悄悄的走,正如他悄悄的来。

02

在李嘉诚看空内地房产之际,他逐步开始投资海外的步伐。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在英国的投资囊括了港口、电力、房产、医药、水利以及移动通讯等。有人说,李嘉诚已经“买下英国”。

在过去10年,英国正在加速衰退。在“硬脱欧”的背景下,英国股汇楼市价格持续走弱,资产价格“实在诱人”。

有消息说,李嘉诚旗下公司在英国投资至少4000亿元港币。目前英国天然气市场有他三成,电力分销市场他也占了四分之一,供水市场也占领了百分之五。而李嘉诚旗下公司在英国多年投资的水电、交通、通讯等项目,正处于正在参选首相的科尔滨想要实施国有化的产业中。

一旦科尔宾成为新的英国首相,李嘉诚在英国的4000亿投资或将大幅度缩水或将遭受损失或将变着法子收归国有,李嘉诚将亏大了。即使保本,但与科尔宾政府打交道的交易成本将巨大。

同时随着英国无条件脱欧的可能性在增加,有市场人士分析,英国经济下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李嘉诚在英国所置的产业将会受到牵连。

李嘉诚再精明,估计也没料到英国会任性脱欧。自英国宣脱欧以来,英镑暴跌,不止英国,整个欧洲经济都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李嘉诚买进的英国资产,绝大多数都大幅浮亏,亏损近千亿。

与长江系在香港取得的辉煌业绩相比,李超人的不列颠战绩显得黯淡了些。

负责屈臣氏英国业务的Superdrug在2018年的税前利润同比下滑5%,报收8830万英镑,远低于行业龙头Boots的3.98亿英镑。而在同期,屈臣氏整体业绩回暖,销售额和息税前利润增长均在8%以上,其中中国区销售额的双位数增长对其贡献突出。

同样,长江和记旗下的Three UK在2018财年的营收仅上涨1%,远不及母公司负责港澳业务的和记电讯香港17%的营收增速。不过,除去去年因为出售价值45.4亿港币业务而带来的大幅利润增幅外,和记电讯香港从2015年起的利润一直处于收窄状态。

而在中国,2016年房地产热潮再次兴起,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扶摇直上,比如碧桂园,始创于1992年的公司,在2009年,销售额只有175亿,但是到2013年便飙升到1060亿,随后便一路势如破竹,在2017年时成为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销售额5508亿,2018年则更是冲到了7287亿元。

仔细观察在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中长期的拐点。老A觉得,“掏空”中国“献”英国的李嘉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03

此次李嘉诚意欲重回内地,老A觉得也是竞争对手给了巨大压力。

12月初,信德集团以47亿元价格,买下了华侨城集团在上海苏河湾4块土地各50%的权益,成功接盘华侨城,牵手华润置业,一同来开发这块被称为“沪上清明上河图”的黄金地段。

信德集团正是“赌王家族”重要的地产运作平台,家族持股约54%,目前实际控制人为赌王何鸿燊二房长女何超琼。

除了李嘉诚家族外,李兆基家族在内地业务同样有其他领域的突破。恒基兆业旗下的港华燃气是香港家用和供暖天然气的唯一供应商,该公司在内地同样拥有大量业务,目前在山东、安徽、河北、江苏、广东、河南、江苏和吉林等25省份已经取得212个项目。

新鸿基创始人郭得胜生前也是坚定看好内地的投资前景,强调“除了在内地投资之外,新鸿基不会考虑将资金调往海外。近些年,新鸿在上海投资了500亿发展ITC项目,这个商场对面就是著名的港汇恒隆广场。

另外一个富豪郑裕彤,除了在香港大湾区买了200多亿土地外,他的家族还收购了宁波的商业中心,在杭州拿了地皮。

内地市场20年来的高速增长,成就了这些勇于逆势而上的企业家。统计数据显示,从1996-2014年期间,长江实业的净资产从709亿港元增长到了4060亿港元,增长多达5.72倍,而香港的GDP仅从1.2万亿增长到了2.3万亿,增长倍数不到2倍——李氏家族的财富增长速度远远快于香港地区的GDP增长速度。

新鸿基、新世界和恒基兆业的净资产同样是爆发式增长,同一时期内增长速度分别为4.95倍、5.72倍和5.82倍。

众所周知,四大家族都是靠着房地产起家,然后逐渐开始涉及到投资的方方面面。这四大家族很早就在内地投资了,那时国内经济水平比较低,投资意识还不是很强。港资向来看重内地的发展,

香港的面积毕竟有限,面积只有上海的六分之一,因此香港地产商可供开发的面积少之又少。

第二,香港对外贸易经济发展较早,而当时内地90年代才刚刚起步,房地产2000年之后才开始进入大涨。香港很多富豪都看好内地的发展,而且在政策和福利上,香港商人也十分宽松和优厚。

老A认为,李嘉诚在英国局势不太明朗的情况下,两头下注,鸡蛋并没有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既符合他商人的天性,又可以逐步恢复在内地的地产存量,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次,这位看空中国的外商又回来了,李嘉诚的野心不死,他的地产王国也不会有终点。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纳海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