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幸"凉"了? 空头“猎杀”中概股十年之变:从无名之辈到明星公司时间:2020-04-13 明星公司、大公司接二连三中枪,数十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老牌做空机构出手之后,名不见经传的新手也紧跟下场。兜兜转转十年时光,又被接连做空的中概股,似乎走到了同一个轮回。 2个月前,浑水突发做空报告,剑指瑞幸咖啡。受此影响,在美股市场上市的瑞幸咖啡,股价盘中暴跌26%。随后,瑞幸咖啡站出来否认浑水这一指控,股价开始逐渐回升。 瑞幸的“不幸” 4月2日,在被浑水做空数月后,瑞幸咖啡突然“自爆”称,伪造了22亿元的交易额。受此影响,瑞幸咖啡市值一夜跌掉75.6%。 瑞幸咖啡曾经无比辉煌。2017年11月成立之后,一路狂飙突进。不到两年之后,瑞幸咖啡登陆纳斯达克市场,融资近7亿美元,成为世界范围内从成立到IPO速度最快的公司。 从开店数据来看,成立一年半之后,瑞幸咖啡开出了2370家门店。如今,瑞幸咖啡连锁门店已经达到4500家,超越星巴克成为中国连锁咖啡门店数量第一的品牌。前不久,瑞幸入选“2020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排行榜&中国最具创新力公司排行榜”。 瑞幸咖啡一路狂奔的背后,也获得了投资人的热捧。公开信息显示,上市之前,瑞幸咖啡曾获得4轮共计7.4亿美元融资。 一纸造假公告,让瑞幸咖啡所有辉煌烟消云散。4月4日,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在朋友圈发文致歉:“过去两年公司跑的太快,引发很多问题,现在狠狠地摔了一跤,我作为董事长难辞其咎……无论独立委员会的最终调查结果怎样,我都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不过,对瑞幸咖啡来说,这场风暴可能刚刚开始,至于怎么收尾,我们只有静观其变。 中概股连环炸 曾经被浑水做空的好未来,在北京时间4月8日公告称,在例行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了某些员工存在“不当行为”,可能错误夸大了销售数字。好未来立即向当地警察报告,该雇员已被当地警察拘留。 这也是近期继“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之后的第二例中概股自曝家丑:怀疑员工与外部供应商合谋,通过伪造合同和其他文件来夸大销售收入。 好未来此前公布的2020财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在2019年3月至2019年11月营收约为25亿美元。据此估算,涉及造假的“lightclass”销售额不低于7500万美元至1亿美元。 好未来表示,公司高度重视业务行为的诚实性和员工行为的道德规范,对任何违法行为零容忍。“公司过去和未来一直致力于维持高标准的公司治理,遵守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规则,进行透明、及时的披露。”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浑水又对爱奇艺下手了! Wolfpack Research在7日晚称,爱奇艺早在IPO之前便存在欺诈行为,且涉嫌财务造假,即虚增用户数、虚增收入,同时为了掩盖虚增收入的事实,又采取了虚增成本的手段。浑水表示帮助了Wolfpack Research调查爱奇艺。 因为这一消息,爱奇艺盘中股价一度大跌近7%,不过爱奇艺官方及时作了回应,称做空机构引用数据与结论严重失实,并对所有不实指控坚决否认。 凌晨0点32分,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在朋友圈转发声明,附言“邪不压正,看最后谁赢”。随后股价逐渐上涨,收复失地。 从已经证实造假的瑞幸,到反应平淡的跟谁学、爱奇艺,再加上自曝业绩问题且两年前被狙击的好未来,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已有四家有明星光环的中概股遭到空头袭击。如果从2018年算起,已有10多家中概股成了做空机构的靶子。 空头集结的行为逻辑 包括浑水在内,自2018年开始,做空机构出手的频率就比以前明显加快。公开信息显示,仅2018年至今,就有拼多多、陌陌、猎豹移动、安踏体育等至少十多家有影响力的公司,加上近期的几家公司,成为做空机构的猎物。 如果以时间段计算,这已经是自2010年以来,第三波较为集中的做空中概股行动。但同此前相比,空头此次做空的中概股数量,比2010年至2012年的10家、2013年至2014年的5家左右明显要多。 “中概股这一波做空,并没有特别之处,在美股的外国公司中,中国、加拿大公司数量是最多的,中概股自然会受到特别关注。”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说,中概股多次出现空头集结,也跟中国企业近十年来的赴美上市狂潮有关。在美股上市的企业数量多了,质量也参差不齐,自然而然吸引了做空机构。 结合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情况就可以发现,空头举枪的时点往往是中企境外上市的高潮。随着赴美上市数量急剧增加,一些质地不佳的企业身上的“腥味”,开始吸引了“鳄鱼”闻风前来。 第一波做空中概股,集中出现在2011年至2012年。公开数据显示,从2010年东方纸业、绿诺科技被做空开始,到2012年底,先后有近十家中概股被做空。而在此前的2007年至2010年间,除了发生金融危机的2008年,三年中分别有31、20和46家中国公司在美上市。 集中被做空后,中企美股上市数量锐减。如在做空高潮的2012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陷入低潮,当年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仅有2家,而空头行动也渐趋沉寂。但2013年、2014年,赴美上市再度回潮,数量分别达到8家、15家。2017年至2019年,赴美上市热潮再现,共计105家企业在美股上市。 与此相应,做空也再度活跃起来。从2013年底开始,网秦、聚美优品、世纪互联等至少5家中概股,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被先后做空。2017年中概股浪潮再现后,至今至少十多家中概股被空头盯上。 “这里面有个时间选择的问题,这次也不例外,只要一家公司造假,其他同行业、同类公司都会被盯上。”董登新说,在中概股面临信任危机时出手做空,可以形成顺势打压,做空机构的成功概率会提高很多。 君茂资本创始合伙人、基金经理潘亚军也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空头这次狙击爱奇艺,可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在浑水做空瑞幸咖啡成功之后,空头可能是想借此余威,引发中概股集体大跌,对爱奇艺乘势打压,从而实现做空目标。 做空生态之变 同十年前的2010年相比,以浑水为代表的的大空头,做空中概股的胃口已经越来越大了。近期被做空的瑞幸咖啡、跟谁学、爱奇艺,被做空前的总市值都已接近百亿甚至超过百亿美元。 按照被做空前一个交易日股价计算,瑞幸咖啡的总市值在85亿美元左右,而跟谁学则接近110亿美元,爱奇艺被做空前更是达到130亿美元。 除了市值大,这些企业的规模在各自领域也举足轻重。此前券商研报称,瑞幸咖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星巴克而跃居第一,而爱奇艺在视频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早在2015年后就长期位居第一。 “跟十年前相比,这是做空机构选择中概股做空对象的最大变化,专门选大公司、知名公司。”潘亚军说,2010年前后,空头选狙击的对象,除了新东方等少数几家公司,其他大多数不仅在国内名不见经传,在美股市场也没有什么关注度。 同时,与十年前相比,中概股的企业质地、对国际市场的了解,都已不可同日而语,应对做空的能力也有所提升,做空中概股的生态也随之变化。 董登新说,2010年到2011年,中国企业出现了一波赴美上市热,不少公司是仓促上市,盲目通过中介机构进行包装,实际达不到上市标准。当时国内投行对不熟悉海外市场,有承接海外项目资质的更少,需要借助国际中介的经验、资源,而国际中介也紧盯着中国市场,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从中获得高额中介费,并与会计师、律师等形成了中概股产业链。 “特别是2012年以前,境外上市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达不到A股上市标准,一些中概股造假手法也与A股类似,“董登新说,也有一部分中概股里的中小企业对国际会计准则、上市地法律不熟,不仅容易被击中, 做空机构也没有多少选择。 “这种情况挺多的,最近几年我们日常还接触到不少这样的。”潘亚军说,一些难以在国内上市的小企业,“被国外一些小投行忽悠,说美股上市能圈多少多少钱回来,”有的股东也有套现需求,盲目赴美上市后就成为靶子。但最近几年来,市场已有很大变化。2014年以来,赴美上市企业质量大大提升,不少是行业龙头,但个别企业造假的情况仍然难以禁绝,做空有了更多选择,就形成了空头专捡大公司下手的印象。 “大公司多了,做空逻辑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潘亚军说,这几年美股市场逻辑变化,小公司没有多少人关注,股价越来越低,流动性也越来越差,已经“没有多少肉了”,做空收益不高。而空头做空规模也不小,做空大公司成功,得到的回报要远远高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 空头命中率下降 浑水、香橼等大空头,之所以让很多中概股闻风丧胆,是因为2010年前后的一系列做空,使得多家公司股价重挫直至退市摘牌,东方纸业、绿诺科技、多元环球水务、中国生物、新泰辉煌等均是如此。 “现在做空中概股的风险、成本都比较高。”董登新说,同2014年以前相比,如今在美股上市的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法律、市场熟悉得多,企业质量也明显提高,不少还是行业龙头,信息披露、业务规范程度也比较高。同时,经历市场洗礼之后,不少企业被做空时的应对更成熟,都增加了空头的风险和成本。 业内人士说,空头要想在做空中大量获利,就要在舆论发酵后抛售股票,这需要借券,等股价重挫后买回归还。但如果做空报告发布后,上市公司股价稳定或不跌反涨,空头不但不能买回归还,反而可能因此爆仓。 除了做空对象自身存在问题,做空也需要借助外部因素。诸如某一类上市公司发生集体信任危机、市场大跌之时乘势做空抛售,但问题在于,外部环境的利用实际并不好把握。如果判断失误,空头也会面临巨大风险。 “这次也是一样,瑞幸咖啡引发了中概股信任危机,提高了做空的成功率,才会出现几家公司接连被做空。”董登新说。 浑水选择做空瑞幸的时机也颇为精准。按美国时间,瑞幸咖啡做空报告发布的1月31日,正值美股第一次出现新冠病毒恐慌情绪,当天道指下跌603点,跌幅2.09%。 做空报告发布后,瑞幸咖啡的股价确实出现了较大下跌,盘中最大跌幅超过25%,最终收跌10.74%。但2月3日跌幅迅速收窄至3.51%,盘中最高还反弹了7%,而2月4日收盘大涨15.6%,抹平做空后的所有跌幅。 相较于瑞幸咖啡,做空机构BlueOrca狙击拼多多更有代表性。2018年11月14日,BlueOrca发布针对拼多多(NASDAQ:PDD)的做空报告,质疑拼多多夸大流量、营收,并低估员工成本。 然而, 这对拼多多的股价毫无影响,当日小幅低开随即拉升往上走,当日最终以11.66%的涨幅收盘,并在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里累计上涨超过9%。 “现在的情况跟十年前不同了,空头把目标对准大公司,除了一些确实有问题的,大公司的抗风险、公关、调动资源的能力都不一样,如果企业没有问题,空头的风险会大大上升。”潘亚军说。 潘亚军认为,除了市场因素外,空头如今成功率下降,主要在于企业,一是能否被击中,如果企业没有问题,空头很难一击得手,相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少,自然无功而返。 浑水2019年做空安踏就曾失手。从当年7月8日开始,浑水连发五份报告做空安踏,指控其利润率过高、财务数据造假、有意欺骗投资者、名下FILA(斐乐)品牌门店的数量存在问题。安踏随否认指控。 根据安踏此后披露的2019年三季报,被质疑的FILA实现营收65.38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2019年,该公司实现营收339亿元,同比增长40.8%;净利润 53.44亿元,同比增30.3%。三季报披露后,其股价创下新高,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港元,目前仍接近1600亿港元,浑水铩羽而归。 |